在PCBA(印刷电路板组装)制造过程中,焊料的选择直接影响产品的可靠性、环保性以及成本。其中,有铅(Lead-based)和无铅(Lead-free)是两种最常见的焊接工艺。随着全球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,无铅工艺已成为主流,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,有铅工艺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那么,这两种工艺究竟有何区别?企业在实际生产中该如何选择?
有铅焊料通常以锡铅(Sn-Pb)合金为主,例如经典的Sn63/Pb37(锡63%,铅37%),其熔点较低(约183°C),焊接性能稳定,工艺成熟。而无铅焊料则以锡银铜(Sn-Ag-Cu,如SAC305)、锡铜(Sn-Cu)等合金为主,完全不含铅,符合RoHS(《关于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》)等环保法规要求,但熔点较高(约217-227°C),对焊接工艺的要求更严格。
焊接温度与工艺难度 有铅焊料的熔点较低,焊接时对PCB和元器件的热冲击较小,工艺窗口更宽,良率较高。而无铅焊料由于熔点更高,需要更高的回流焊温度(通常230-250°C),这对PCB的耐热性、元器件的封装材料(如塑料件、电解电容)提出了更高要求,稍有不慎可能导致虚焊、PCB翘曲或元器件损坏。
焊点可靠性与机械性能 有铅焊点的延展性更好,在振动、冲击环境下更不易开裂,因此在军工、航空航天等高可靠性领域仍被采用。而无铅焊点硬度较高,长期使用可能出现金属间化合物(IMC)生长,导致焊点脆化,尤其在温度循环(如汽车电子、户外设备)场景下,需通过优化合金配比(如添加微量镍、铋)来改善可靠性。
成本与供应链适配性 有铅工艺的设备要求较低,且焊料价格便宜,适合低成本、小批量生产。而无铅工艺需适配高温焊接设备,且焊料成本较高(如SAC305比Sn-Pb贵约20-30%),但由于符合国际环保法规(如RoHS、REACH),更适用于出口电子产品和消费类电子。
环保与法规合规性 无铅焊料的最大优势在于环保。欧盟RoHS指令、中国《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》等法规均限制铅的使用,因此出口欧美市场的电子产品必须采用无铅工艺。而有铅焊料仅限用于部分豁免领域(如医疗设备、高可靠性工业电子)。
在PCBA制造中,工艺选择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和合规性。云恒制造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,为客户提供从设计优化、打样到量产的一站式PCBA服务,涵盖有铅、无铅及混合工艺。无论是消费电子的小批量快速试产,还是工业级产品的高可靠性需求,云恒都能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,帮助客户缩短研发周期,降低生产成本,让智能硬件从概念到市场更加高效。